第137章 黄忠请随,刘备志在吞魏吴(6k) (第2/2页)
在刘封刚开始筑堡的时候,夏侯尚也曾引兵出城,想摧毁坞堡的基础设施。
被刘封伏击了几次后,夏侯尚就变得老实了。
看着坞堡城头迎风而飘的旌旗,夏侯尚气得想吐血。
“狗贼刘封,无耻至极!”
相较于夏侯尚的气急败坏,刘封则是每日精神焕发的在坞堡各处视察,急将士所需。
这次能将夏侯尚逼到这个地步,不是刘封一日之功。
要攻略南乡郡,先控制水路。
即拿下汉水和筑水汇流地: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
拿下三县后,才可以将南乡城和襄阳城的水路阻隔。
如此一来,曹仁想支援南乡,难度成倍增加!
而刘封则可以走水路输送物资,为在南乡城外筑堡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基础。
故而。
新城郡一直在对阴县、酂县和筑阳进行渗透,用蜀锦和直百五铢,将三县的豪族利益捆绑。
等决定进攻三县的时候,三县的豪族为了被捆绑的利益就不得不归降刘封且为刘封提供粮草军需。
而刘封只需要让将士带上干粮就能奇袭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的城池,不用考虑粮草运输。
粮未行,兵先动,奇袭之最!
阴县、酂县和筑阳的守将压根来不及防备,或是弃城而逃或是就地投降。
这一招,刘封是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启发。
由于敌众我寡,诸葛亮又不是沙场悍将,故而用兵不喜欢弄险。
因此放弃了魏延兵走子午谷的提议。
诸葛亮不是单纯的否定魏延的提议,而是早在出兵前,诸葛亮就对陇右的豪族暗中有渗透。
遂有神兵天降南安郡和天水郡,各县望风而降,太守马遵更是直接怀疑姜维等人是内应,丢下众人连夜逃往上邽。
诸葛亮杀马谡是真的恨马谡。
数年之功,功亏一篑,还让陇右的豪族对诸葛亮失去了信心和信任,今后再也无法让陇右豪族当内应!
换谁都得吐血!
吸取诸葛亮的教训,刘封在阴县、酂县和筑阳部署了重兵。
让麾下作战经验最强的将军李平,引方月四校尉分守三县。
只要三县城池不丢,三县的豪族就不会对刘封失去信心和信任。
“禀殿下,筑阳有战报送来。”
信使恭敬的将手中的战报,呈向刘封。
扫了一眼战报内容,刘封的嘴角微微泛起笑意:曹仁中父皇之计了!
战报的内容大意:是曹仁派徐晃引兵救南乡,徐晃见筑阳守备森严,已绕道往南乡而来。
刘封围攻南乡城都快一个月了。
按常理而言,曹仁早就该派兵支援了。
然而曹仁担心刘封是疑兵,怕分兵救南乡城后关羽来取襄樊,又笃信夏侯尚能守住南乡城,因此迟迟未派援兵。
直到曹仁探得关羽在夏口攻打文聘,这才匆匆派徐晃来救南乡城。
曹仁最终的判断是:刘封和关羽分取夏侯尚和文聘,然后再合兵来攻打襄樊。
故而。
曹仁一面派徐晃引兵救南乡,一面派于禁引兵救文聘。
然而曹仁不知道的是:刘备出现在了江陵!
不论是刘封在南乡打夏侯尚,还是关羽在夏口攻打文聘,都只是刘备用来取襄樊的疑兵。
刘封当日在成都的豪言归豪言。
真正作战时,是要配合刘备的整个作战计划的。
“可惜。来得太晚了!”
刘封并不怕徐晃绕道而来。
倘若曹仁在得知南乡郡遇袭第一时间派徐晃来支援南乡城,刘封还会感到棘手。
毕竟。
刘封的百战精锐几乎都在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城。
在南乡城外的,大部分是自西川带来的五部飞军,还有小部分是用来虚张声势的县兵,修筑坞堡也是考虑了五部飞军和县兵战场经验不足。
而如今。
坞堡已经初具规模。
即便徐晃有长驱直入破寨斩将的战绩,也休想在刘封手头讨得便宜。
任何一场奇袭都不可复制。
天时地利人和不同,胜败的结果也会不同。
刘封加快了坞堡的建设。
鹿角、拒马桩、陷马坑等等障碍也在坞堡前方埋下。
数日后。
徐晃登上了南乡城头。
看着城外如同巨型刺猬一般的坞堡,饶是徐晃为人沉稳,也忍不住手抖,看向夏侯尚的眼神更是跟看傻子一般:“夏侯将军,你就看着刘封在城外,建坞堡?”
徐晃就差没直接破口大骂了。
我辛辛苦苦的来驰援,本以为南乡城危在旦夕。
结果你告诉我刘封既没有攻城也没有围城,只在南乡城外建设坞堡?
夏侯尚握紧了拳头,忿忿的扭头,语气也是艰难:“出城打了几次,输了。”
而在内心。
夏侯尚更是抓狂不已。
我那是愿意看着刘封在城外建坞堡吗?
我那是没打过!
彼其娘也!
夏侯尚的从弟夏侯儒见气氛紧张,小心翼翼的问:“听闻徐将军曾在四冢长驱直入破寨斩将,不如今夜徐将军也率我等出城攻破刘封的坞堡?”
徐晃的眼神瞬间变得凶恶:“夏侯儒,你在讥讽我吗?”
坞堡和营寨,那是云泥之别!
你怎么不直接去跟刘封单挑啊?
夏侯尚轻斥一声:“儒弟,不可无礼!”
若不是徐晃在,夏侯尚都想给夏侯儒一巴掌:没打过刘封就已经很丢脸了,再让徐晃带兵去夜袭刘封的坞堡,等于将徐晃视为没脑子的莽夫。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夏侯尚平复内心的焦躁,放低了姿态:“徐将军,我仔细观察了刘封坞堡的选址和规模,他的目的应该不单单是想破南乡城,他还想将南乡城扩建。
若让刘封得了南乡城,他必会将南乡城和坞堡连在一起,扩建成更大的城池,届时有新城郡在后方储备和运输物资,南乡城的坚固不会弱于江陵城和襄阳城!”
徐晃也平复了内心的烦躁,看着城外的坞堡,眼神变得锋利:“我来之前,关羽在夏口攻打石阳城的文聘。车骑将军断言,刘封和关羽是想先拔掉南乡城和石阳城,然后合兵去取襄阳。”
夏侯尚面有狐疑:“文聘在石阳城经营多年,城池坚固,周围能固守的坞堡甚多,会不会有诈?”
徐晃凝声道:“车骑将军也考虑过这种可能。关羽有战船之便,随时都可以溯流而上。故而车骑将军派于将军沿江前往石阳城,既可壮石阳城士气,又可沿途部署暗哨。
不用担心襄樊事,你我只需守住南乡城即可。”
夏侯尚忧心道:“虽然我已传令顺阳、丹水和析县运送物资来南乡,但论物资的充裕,三县肯定是比不过刘封背后十二个县的运转的。
我担心刘封会一直在城外扩建坞堡,直到将我的物资消耗殆尽。”
夏侯尚的担忧,令徐晃也很头疼。
军事上有一种很令人无奈的打法,叫结硬寨、打呆仗。
抵达战场后,不与敌人争锋,优先挑选有利地势结硬寨。
等营寨筑好,就能进入“打呆仗”模式。
譬如双方派遣大量的斥候查看对方的兵力部署、防线强度、猎杀对方斥候,派遣细作策反和收买敌方将士,在寻找敌方弱点的同时保护己方的防线。
这个阶段,会变得极其的枯燥和漫长,仿佛人在发呆一般。
这种打法,打的就是消耗,比的就是谁的物资更充裕!
直到战斗结束,营中的将士都有可能没见到敌人长什么样,更别提挥刀弄枪。
仿佛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当土木老哥的。
经常会听到某某某围城几年才拿下某某城。
实际上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没战事,营中的将士甚至都可能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生活。
守将若是看不惯,也可以出城去约架。
然而结果不会有多大改变,反而还容易被煽动军心。
就如有名的陆羊之交。
羊祜对吴军用怀柔之术,每次约架的时候,羊祜都预先跟陆抗商量好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对主张偷袭的就将其灌醉。
羊祜的兵马去收割了吴国境内的稻谷后,每次还会根据收割的稻谷数量用绢偿还。
若是游猎的时候,遇上吴人先伤后被己方将士获得,又下令一律送还。
陆抗生病了,羊祜还派人去送药。
为此,陆抗还被孙皓派人斥责。
而眼下。
刘封用的就是这般令人无奈的“结硬寨、打呆仗”模式。
夏侯尚若是看不惯可以出城约架,至于输赢那就得看夏侯尚的本事了。
若要比消耗,刘封有新城九县以及阴县、酂县和筑阳三县物资支持,而夏侯尚只有南乡城和北满的顺阳、丹水和析县三县物资支撑。
更远的南阳物资,且不说曹仁自个儿够不够用,即便真的够用,刘封大不了再自荆州要物资。
不论怎么算。
夏侯尚的物资都是不如刘封的。
这也是刘封“结硬寨、打呆仗”的底气。
倘若物资不足,刘封是绝不会跟夏侯尚玩消耗的。
徐晃驱兵救夏侯尚以及于禁驱兵救文聘的情报,也在第一时间送到了江陵城。
刘备闻言大笑:“竟敢同时分兵两处!没有了曹操,曹仁也不过尔尔。大风起兮云飞扬,朕志在吞魏吴,何人能与朕争锋!
传朕军令,发兵襄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