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

第126章 父子畅谈,刘备眼中的刘封 (第2/2页)

各派系文武的争吵让刘备不得不改变初衷,立刘禅为王世子来安众人心。
  
  其实就本心而言,刘备是不想在称王的时候就立刘禅为世子的,即便要立也得等刘禅再年长个几年。
  
  一旦立刘禅为世子就会出现个严重的问题:刘封将会失去继嗣权!
  
  将心比心。
  
  一直被当为嗣子来养,跟着刘备征战多年又屡屡陷阵先登,结果刘备刚称王就迫不及待的让刘封失去继嗣权,换谁心中都会有怨言。
  
  最重要的是:万一年仅十二岁的刘禅中途夭折了,刘封又没继嗣权了,刘备是立刘理还是刘永?
  
  几岁的稚子,真能担得起重任?
  
  权力一旦变大,很少有人能在立嗣继嗣上头脑清晰的。
  
  袁绍父子如此。
  
  刘表父子如此。
  
  曹操父子如此。
  
  刘备父子亦如此。
  
  就连号称“七世纪最强生物,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的李世民,也干出了杀兄囚父杀子夺媳的糊涂事。
  
  尝试过权利滋味的人,放弃权力等同于要命。
  
  也就刘封这个觉醒了前世记忆的人,能拎得清跟刘备和刘禅之间的关系。
  
  看着眼前认真思考后真诚而言的刘封,刘备心有不忍:“担任北伐先锋,生死难料。稍有不慎,就可能亡于战场之上。不如位居后方,或镇荆南,或镇南中,以公仲之才,定可令南方诸夷无人敢乱。”
  
  让刘封镇荆南或南中,既能让刘封有用武之地,亦可让刘封远离权力的漩涡。
  
  相较于北伐先锋,更容易保住性命。
  
  连孙权麾下都能有事没事刷山越,镇荆南或南中,对刘封而言就如同成年人在一群小孩中比腕力一般。
  
  至于北伐。
  
  刘备还没死呢!
  
  虽然理解刘备的袒护,但刘封深知偏安一隅跟坐地等死没什么区别。
  
  若真要镇荆南或南中,在上庸的时候刘封就完全可以托病回成都,压根不需要在荆州厮杀数月。
  
  认真权衡了利弊,刘封郑重而道:“伏波将军有云:大丈夫当死于疆场,以马革裹尸耳。父王有北伐之志,孩儿又岂能苟安江南?倘若随波逐流,十余年后孩儿就只能生出髀肉复生之叹。”
  
  听刘封提到“髀肉复生”,刘备心有触动,不由想到了十余年前在荆州寄人篱下时的窘迫。
  
  良久。
  
  刘备叹息一声:“公仲,你执着于北伐立功,就不担心今后会有小人或诽谤你功高盖主,或阴谋令你兄弟二人相争?
  
  孤已年迈,终有逝去的一日。若孤逝去,你又将如何自处?”
  
  刘封摇头,面容更肃:“阿斗至孝至仁,纵有小人阴谋诽谤,也不会手足相残。
  
  自古以来,主少国疑,臣心难附,倘若有朝一日父王仙去而阿斗又无宗室至亲可引为臂膀,曹贼之事,或会再演。
  
  常言道:长兄为父。我既为兄,就应当如父王一般,为阿斗遮挡风雨,只要有我在,就不会任由心怀不轨的野心之辈欺辱阿斗。”
  
  倘若刘禅是胡亥这种恨不得兄弟都死绝的,刘封必然得效仿李二凤来一次汉末“玄武门之变”。
  
  然而。
  
  不论是史载还是刘封的亲身接触,刘禅都是一个至孝至仁的。
  
  你可以骂刘禅当皇帝的水平不高是个庸主,但绝对不能骂刘禅是个刻薄寡恩的暴君。
  
  就如那句梗:诽谤刘禅的人都得走流程一个月后死,诽谤诸葛亮的流程不走当天死。
  
  即便是孟达的儿子孟兴、刘封的儿子刘林,也被刘禅善待封官。
  
  这要换个刻薄寡恩的,直接就消消乐了。
  
  刘备没有立即同意让刘封当北伐先锋,也没有坚持让刘封去荆南或南中,在刘封说出要为刘禅遮风挡雨后,就将这个话题给岔开了。
  
  刘备不是个头脑一热就下决定的人。
  
  如何妥善的安排刘封,刘备得深思熟虑。
  
  刘备又问及刘封离开汉中后这几个月的经历。
  
  虽然刘封曾让寇安国送过战报,但战报上的内容太简练,也只能看出大概。
  
  刘备想了解更详细更具体的。
  
  刘封也不隐瞒,从上庸夺孟达兵权开始,事无巨细,都一一说给刘备听。
  
  这些事。
  
  刘封即便不提,事后也会有人整理给了刘备。
  
  与其让旁人道听途说断章取义,或哪天孟达不愉快了又给刘备来一封《辞先主表》,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倒不如将来龙去脉给刘备一一陈述,以刘封目前的功绩以及表明的立场和态度,刘备只会对刘封做得不妥的地方指出来并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案。
  
  毕竟。
  
  刘备混迹官场多年,从一个落魄的官宦子弟,到如今割据一方的汉中王,吃过的亏比刘封遇到的事更多。
  
  刘封的知无不言,也让刘备心中欢喜。
  
  父亲不用怀疑儿子,儿子不用警惕父亲,这才是正确的父子相处之道。
  
  聊到尽兴处,刘备和刘封都忘记了饭点。
  
  刘备遂令人直接将饭菜搬上石桌与刘封同桌而食,父子畅聊到深夜,这才意犹未尽的结束。
  
  夜深。
  
  刘封离去。
  
  刘备则是端详起刘封所绘制的《隆中对简图》,陷入了沉思。
  
  良久。
  
  刘备唤来陈到,吩咐道:“立即派人将此图送往成都交给军师,再给军师带句话,就言‘此图乃孤之子亲手绘制。’”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