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准备 (第2/2页)
慕容恒,轻功了得,神行百变,是做探子的不二人选。墨霄擅长用剑,精通机关术,粗通医术,可以为全队疗伤,破解机关。
至于,袁客师不用多说了,受他父亲袁天罡的真传,擅长堪舆风水,星相之术。
有这四个人带队,别说一个机关山洞了,就算是东海龙宫,也是去得的。
除此之外,李承乾还从三兄弟的护卫中,挑选了十五名兵士,由他们携带各种物资,并供他们驱使。
“那我们呢?”,李泰好奇的问道。
李承乾指了指郝通,这两天骊山行宫的守卫也没闲着,他们在张慎微发现的山洞外,找到了一个平缓之地。
清理了上面的灌木,伐藤砍树,建造了好了一个容百人的营地。
他们三兄弟,带着书籍、护卫全部移驻营地,由郝通负责运送他们需要的一切物资。
听了这话,李泰、李恪都点了点头,都没什么意见。
“好吧,都没意见了,那就行动吧!”
翌日中午,李承乾一行人在五岭西坡的营地落脚。袁客师也是收拾了一下行囊,没做过多的停留,便带人进了山。
李承乾坐在主帐中,看着长长的桌子,成排的椅子,很是满意。李泰则是关心他的书,必须摆在离他塌五步之内,而且必须按照他编的顺序来放。
至于李恪,他啥都不关心,只关心营地的戍卫,前后两道门,四个瞭望塔,还有原木扎成的栅栏。一天十二个时辰,六十名侍卫三班轮流守卫。
到了晚上,火头军的饭食做的了,因为有三位皇子的原因,他们的伙食标准那是直线上升,猪肉、鸡肉、羊肉,还有一些蔬菜都是成车拉来的。
好些天没见到太子的长孙冲、赵节也寻到骊山,四个人就坐在主帐中,一边吃饭,一边看李泰表演,听他口若悬河的说着故事。
“唉,那个魏王,你们是来寻长生不老的?舅舅知道吗?”
赵节可是知道,李承乾从来不信这一套,东宫也从来不搞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怎么如今,如此大张旗鼓了呢!
李泰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什么叫长生,什么叫神神鬼鬼,这都不准确。用他这个学者的角度来说,这叫探寻未知的秘密,是正经的做学问。
几百年,上千年的事,我们都是从书上看来的,谁知道当时是个怎么情况,又有多少秘密,是被春秋笔法,一笔盖过的呢!
别的不说,就说这骊山的烽火台,说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产物,可那时候,有烽火台吗?
是,有烽火台摆在我们面前呢!可这就代表是真的吗?
史家的学者们常说,史笔如铁,是要留给千秋后世看的。同样的道理,做学文也是如此,一丝不苟还不够,必须要较真,要刺破伪装,直面历史。
当然,李泰还特别指明,这就像大伙常写的奏疏,那里面有多少是实话,有多少是废话。完全就是无用之举,说来说去,还得面对现实。
什么叫现实,就是事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