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昭武级镇远舰(6+2K) (第2/2页)
那修一条连通关内和贝加尔湖的铁路,也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所以,这条连通关外的铁路,是真的不修不行了!
李奕琢磨着,等车臣汗他们进京,便和他们商量一下大汗转业做包工头和煤老板的事情。
至于说修铁路所需的资金怎么办?
李奕准备去爆一爆晋商的金币。
晋商做生意,主要跑的就是关外,以及就是沙俄方面,大唐如果能修通一条连通关内关外的铁路,晋商必然可以从中获益。
在李奕看来,晋商们应该没有理由拒绝。
嗯,如果他们拒绝,那李奕就要和他们好好清算一下之前晋商资助满清与大唐作战的事情了。
要知道,当初大唐和满清争天下的时候,晋商可没少给满清爆金币。
怎么,给满清爆金币可以,给我大唐不行?
你晋商是看不起我大唐吗?
想着这些,李奕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
第二日,李奕早早起身。
简单洗漱,吃过早饭之后,他动身往天津港的方向行去。
李奕此次前来天津,除去视察天津的工业发展情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参加大唐第一条钢铁战舰的入役仪式。
之前,唐军虽已经入役了好几条蒸汽铁甲船。
但是,这蒸汽铁甲船之所以叫铁甲船,那便是因为船体的主要结构其实还是木制的。
只是木船外罩了一层铁壳增强防护,仅此而已。
但是,这次大唐所入役的,却并非这种不伦不类的过渡产品。
而是实打实的钢铁战舰!
车马声中,李奕来到了天津港码头。
此时的码头上,已经汇聚了相当多的人群。
眼见御驾抵达,渤海舰队指挥官谭诚,广州造船厂副厂长段坤等上前迎接。
“末将/卑职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奕上前几步,伸手将几人搀扶起来,满脸和煦笑容的说道。
“哈哈,诸位卿家不必多礼。”
在将人搀扶起来之后,李奕迈步向船埠走去。
段坤走在前面,为李奕介绍着这艘即将入役的新款战舰的相应数据。
“启禀陛下,军务院方面已将该款战舰被任命为昭武级战列舰。”
“首舰舰名镇远舰!”
“镇远舰排水量13300吨,全长125米,舰宽22.9米;平均吃水8.2米,最大吃水8.84-9.1米。”
“整舰满编载员650人。”
“主炮共四门,采用270毫米双联装线膛炮,使用炮塔设计,分别在布置在前后甲板。”
“副炮共十门,采用150毫米线膛炮。”
“除此之外,还有十六门50毫米速射炮,四具鱼雷发射器,四挺甲板护卫机枪。”
“而动力源则采用配备2座复合平卧式蒸汽机和8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最大航速13节,航程400海里。”
很明显,这就是一艘典型的前无畏级战列舰。
只不过,在如今这个时间线上,该款战列舰是由大唐最先定型量产的。
既然如此,自然不会再去叫什么前无畏舰。
李奕亲自批复了昭武级这个名字。
借此纪念他登基称帝前所用过的年号。
而首舰之所以要叫镇远舰,自然也是李奕的意思。
对中国人来说,甲午海战便是前所未有的国耻。
李奕要借这个名字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千万别被日本当前的恭顺所蒙蔽。
说话间,李奕已经走到了镇远舰停泊的船埠。
远远便望到了海面上如同一座小山般庞大的钢铁战舰。
看着那条战舰,李奕眼神中闪烁着火焰。
他发誓,自己一定要让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迈向深蓝……
而这一切,便从眼前这条被命名为镇远的战列舰开始吧!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开口吩咐道。
“传令下去,立即准备入役仪式。”
段坤见此当即点头表示明白。
很快,入役仪式开始举行。
在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典礼之后,由李奕亲自手持一支酒瓶,摔在了镇远舰的舰身上。
啪的脆响声中,酒瓶摔的粉碎,船埠四周当即传出一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李奕也是满脸的笑容。
在做完这些之后,李奕亲自登舰,进行视察。
段坤依旧走在李奕身后,向他介绍着当前广州造船厂的造舰计划。
“陛下,按照朝中的指示,我广州造船厂方面已经全面停止了对于风帆战列舰,以及铁甲船的建造计划。”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建造昭武级战列舰上。”
“按照当前广州造船厂的生产能力,两年之内我们可以下水昭武级战列舰五艘。”
嗯,之所以是两年五艘,而不是一年两艘半,主要是因为战列舰的建造周期是要按照年来算的。
平均建造一艘战列舰,从出具设计图纸到最后的下水海试舾装,最少也需要两年。
之所以两年五艘是因为五座船坞同时开工。
李奕闻言,笑呵呵的说道。
“很好!”
“广州造船厂不愧是我大唐造船业的龙头,朝廷那么多的资金,技术以及资源扶持,没有白费啊。”
说话间,李奕则是琢磨起了大唐的其余几座造船厂。
福州的马尾造船厂,江南的崇明造船厂,现在虽然也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明显要比广州造船厂慢的多。
看来,自己也得给他们一点扶持才行。
在视察完军舰之后,李奕在天津的视察工作便算是结束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在天津城区内逛了逛,视察了视察大沽口的海防炮台。
在做完这些之后,李奕登上了返回京城的火车。
……
辽东,旅顺!
随着大唐开始往辽东进行大规模移民,旅顺这个和山东一海之隔的地方,便开始变得繁华起来。
随着大量的人口闯关东从山东跨海来到辽东,旅顺的发展也是走上了快车道。
大量的人口抵达,商货来往,使得旅顺的人口大幅度增加。
旅顺城外,那些原本荒芜的土地,都被开垦了出来,变成了成片的农田。
太阳高悬,农人手持锄头在田地里忙活着。
如今乃是夏天,正是需要给田里的庄稼除草的时候。
再加上辽东这边的土地都是生地,不除草庄稼根本长不起来。
是故,农民们日子过得特别忙碌。
金大顺几乎是每天天不亮便起床,赶到自家田里除草。
天空中的大太阳晒的他背后都开始爆皮,但金大顺却也丝毫不觉辛苦。
反而是干的津津有味!
直起腰来,捶了捶因为长时间弯着而发酸的腰。
他环顾四周看着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金大顺的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因为他知道,现在他所侍弄的土地,是他自己家的,等土地侍弄好了,产出来的粮食除去给朝廷交的税,全部都是他自己的。
金大顺相信,用不了几年,自家的这些土地就能变成熟地,产出的粮食就能养活家人。
到时候,便能修几间青砖大瓦房,给自家小子娶个媳妇。
一天幸苦劳作,眼看天边的太阳即将落下,金大顺也是收拾了收拾东西,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准备回家。
走在路上,金大顺不时的和四周的路人打招呼。
“老刘干嘛去?”
“柱子,吃了没?”
“……”
说说笑笑,金大顺回了自己家。
但才刚到家门口,便听到自家小院里一阵鸡飞狗跳。
所谓的小院,其实很是简陋,只有一圈木栅,以及三间土坯茅草房。
金家是去年冬天移民到辽东的,由于开春就要开始忙活春种,一个冬天的时间,能把房子修成这样,已经是金家全家没日没夜的干的结果了。
小院内,小女儿光着脚在地上窜的飞快。
自己的老娘手上拿着裹脚布,在后面追着。
“小兔崽子,别跑!”
“站哪儿,奶奶又不会害你!”
“这次奶奶给你裹松点,裹松点好不好?”
“……”
小女儿见自家爹从外边进来,哇的大叫一声,扑到了自家老爹怀里。
金大顺的老娘见此,当即道。
“大顺,你给我抓住这个小丫头,我倒要看看你能逃到哪里去!”
“这脚你是裹也得裹,不裹也得裹!”
金大顺抱着自己丫头,连忙开口阻止。
“娘,丫头不想裹脚就别裹了,没那必要不是吗?”
金大顺的老娘闻言,当即横眉竖目。
“放屁!”
“这裹脚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能说不裹就不裹,女娃娃不裹脚,等长大了怎么嫁个好人家?”
“再说了,小孩子骨头是软的,裹脚不受罪,等她再长大些裹脚,可就要遭老罪了!”
金大顺闻言还没来得及说话,他怀中的小丫头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爹爹,爹爹,我不要裹脚,疼……”
金大顺的老娘见此,上前来便要抓小丫头的脚。
“不行,必须裹!”
但就在这时候,金家小院外来了一人。
“大顺兄弟,金大娘,这是干什么呢?”
“离着老远就听到你家这边闹腾了!”
潘大江抱臂站在金家的小院外,开口询问。
金大顺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我娘想给我家丫头裹脚,丫头闹着不让!”
“这不,正闹腾着呢!”
潘大江闻言,当即说道。
“金大娘,要我说啊,这脚最好别裹。”
“报纸上可是说了,朝廷要禁止裹脚呢,谁家要是再让家里的女娃娃裹脚,非但不让考科举,还要征收专门的裹脚税呢。”
金大顺的老娘闻言,忍不住开口反驳道。
“不让裹脚?”
“朝廷怎么管的这么宽?!”
潘大江挠挠头说道。
“听说是皇帝老子最近新添了一个女儿,所以心疼女娃娃裹脚要受罪,于是干脆禁了裹脚。”
其实李奕在下了禁止裹脚时,没这么多复杂的想法,只是觉得裹脚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且女人裹脚之后,很多重活也就都不能干了,这无疑会影响到大唐的工业发展。
所以,李奕这才下了禁止裹脚。
但是,人都喜欢瞎猜!
再加上李奕最近确实是新添了一个公主,所以,事情以讹传讹之下,就成了李奕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才下令禁止裹脚。
金大顺闻言,同样也是心疼闺女,当即忙不迭的对自己老娘说道。
“娘啊,你看到了吧,连皇帝都下旨禁止裹脚了,咱们也别折腾丫头了。”
金大娘闻言,仍旧有些不服不忿的说道。
“皇帝的女儿那是公主,即便不裹脚也不愁嫁,我等寻常人家的娃娃,哪能和公主比……”
只是,话虽然是这样说,可当金大娘想到裹脚还得交裹脚税之后,当即便放弃了要给自家小孙女裹脚的想法。
在她看来,为了个赔钱货再交一笔税,那不值得!
事情平息,金大顺邀请潘大江进家坐坐。
两人在桌子旁坐下,潘大江开口说道。
“大顺兄弟,今天哥哥来找你,是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商量。”
金大顺用粗瓷碗给潘大江倒了一碗水,然后笑着说道。
“有话就说吧!”
“咋地这么客气了?平白弄得见外了不是。”
潘大江笑笑,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母亲。
“大顺兄弟,事情这样的。”
“最近哥哥我在旅顺包了块地,准备做家具,目前厂房都修好了,正缺工人呢。”
“要不你来哥哥我这里干吧!”
“你在老家的时候,可就是咱们县十里八乡都有名的好木匠。”
“你要是来哥哥这里干,哥哥每个月给你开三块银元的工钱。”
“怎么样,不算亏待你吧?”
辽东这边开发的程度不高,所以,不同于关内大片的山林都被砍伐成光秃秃的。
辽东这边到处都是成片的树林,其中不乏数百年的大木。
这些木头砍下来,不管是用来做家具,还是造船,都是顶好的。
所以,潘大江便筹了笔钱,准备要借着旅顺的资源优势,在当地开一家家具厂。
……
PS:上个月1600张月票,按照加更计划,两百张月票加一更,一共就是八更。
但我只还了五更,也就是说,这个月还没开始,我就欠了三更。
这是第一更,后面还欠两更。
哎,接下来慢慢还吧!
不敢再求月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