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青史谜踪:华夏千古奇案集 > 第三十九回 镖局镖旗扬风云 总镖头失踪案

第三十九回 镖局镖旗扬风云 总镖头失踪案

第三十九回 镖局镖旗扬风云 总镖头失踪案 (第1/2页)

话说大宋年间,江湖之中,“威远镖局”声名赫赫,其镖旗所至之处,绿林好汉大多会卖几分薄面。
  
  这镖局坐落于繁华的清平镇,朱漆大门巍峨耸立,门旁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步入院内,但见刀枪林立,寒光闪烁。每日清晨,东方欲晓,镖师们便闻鸡起舞,勤练武艺,吆喝声与兵器碰撞声交织一片,尽显豪迈英武之气,端的是一派江湖镖局的热闹景象。
  
  一日清晨,威远镖局内却如炸开了锅一般。
  
  原来,总镖头赵震霄一夜未归。这赵震霄年近四十,面容刚毅冷峻,眼神犀利如鹰,一杆虎头金枪使得出神入化,在江湖上威望颇高,人人敬重。
  
  此刻,他的大弟子林羽心急如焚,眼眶泛红,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口中喃喃自语:“师父这是遭了什么变故?”一边说着,一边四处奔走探寻。
  
  二弟子王猛在总镖头房内的角落,发现了那杆赵震霄从不离身、如今却血迹斑斑且枪尖微弯的虎头金枪,众人见此情景,顿感不妙,一股寒意从心底直涌而上。
  
  捕快徐正、张炎接报后,火速赶来,迅速勘查现场。
  
  徐正俯身拿起金枪,细细端详,只见枪身上的血迹已然干涸,凝结成暗红色的斑痕。
  
  随后,他又翻出一份镖单,这一看,不禁让他和张炎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
  
  那镖单上显示,此次押镖的目的地竟是那盗匪横行、凶名远扬的黑风岭,而货物一栏更是标注着“机密”二字。
  
  询问镖局的镖师与客户后得知,威远镖局一向口碑极佳,赵震霄为人豪爽仗义,接镖之时谨慎小心,多年来从未出过差池。
  
  可近些时日,镖局生意日益兴旺,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便引得同行眼红嫉妒。
  
  同时,江湖上也有传言,说赵震霄曾在过往的行镖途中,得罪了一些绿林大盗,结下了仇怨。
  
  徐正、张炎深知此案迷雾重重,背后究竟是江湖仇杀,仇家趁其押镖途中设下埋伏,还是商业阴谋,同行暗中使坏,雇凶谋害,妄图搞垮威远镖局,抢夺生意?
  
  二人不敢有丝毫懈怠,一方面沿着镖路仔细寻访,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留下打斗痕迹的地方,查看是否有遗留物件;另一方面,在镖局内外、江湖各处广泛打听消息,排查可疑人员。
  
  几日查访下来,一条关键线索终于浮出水面。
  
  有个常年在山中采药卖药的老翁称,案发当晚,他正在黑风岭山脚下采药,借着朦胧的月色,瞧见几个黑影匆匆而过,其中一人身形高大,背上背着一杆长枪,从身形轮廓来看,很像总镖头赵震霄。
  
  捕快们立刻盯上这条线索,顺着踪迹寻去,可到了那几人落脚之处,却发现早已人去屋空,屋内只留下一件带血的镖服,那镖服上绣着威远镖局的标志,正是威远镖局的服饰。
  
  徐正、张炎深知嫌犯既已露了马脚,必然如惊弓之鸟,行事会愈发谨慎。
  
  二人迅速乔装改扮,徐正扮作一个满脸沧桑、嗜酒如命的落魄刀客,衣衫褴褛破旧,肩头随意搭着一件破旧的披风,腰间悬着一把缺口长刀,刀身上的锈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张炎则成了一个油嘴滑舌、机灵狡黠的小贩,挑着一担看似装满杂货实则暗藏机巧的担子,里面藏着些可应急的小型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整日混迹于江湖上的酒馆、客栈,这些地方三教九流云集,鱼龙混杂,是打探消息的绝佳场所。
  
  每至一处,徐正便会佯装醉酒,与旁人勾肩搭背,大声吹嘘着自己过往那些半真半假的“英勇事迹”,引得旁人或真或假地附和,实则在不动声色间留意众人的言谈,探寻与案件有关的蛛丝马迹;张炎则穿梭于桌椅之间,吆喝着售卖他的杂货,眼睛却像隼鹰一般锐利,扫过每一个角落、每一张面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如此一连数日,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在一家地处偏僻、却又因靠近码头而热闹非凡的客栈里,徐正正与几个码头工人称兄道弟,一杯接一杯地灌着劣酒,那酒的辛辣顺着喉咙而下,呛得他咳嗽几声。
  
  就在这时,他的余光却瞥见客栈角落里,一个身形鬼祟的男子正与店小二低声交谈。
  
  那男子神色慌张,眼神闪烁不定,时不时心虚地望向门外,手中紧攥着一锭银子,似在打点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